您现在的位置: 广安人大 >> 工作研究 >> 正文
 
广安市循环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广安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可持续经济增长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选择和有效途径。广安作为全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六个试点市之一,高度重视、科学规划,在能源开发与综合运用、农业生态产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成效初显,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是,由于我市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技术创新能力相对缺乏等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资源节约与开发并举,坚持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并重和渐进式推进的战略,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经济增长方式不断转变,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市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现状

     广安撤地建市以来,特别是2002年以来,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GDP增幅保持全省前列;工业产值稳步上升,主导产业逐步形成;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业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第三产业、旅游业、区域交通等都得到快速发展。与些同时,经济可持续发展与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经济增长点不多,运行质量不高;现有产业关联度差,主导工业对资源的依赖度高;技术创新能力相对缺乏;资源环境约束矛盾突出,生产废弃物增多,生态环境压力加大。这些因素日益成为影响和制约广安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性障碍。

    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广安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长远,着眼规划,突出重点,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一)科学制定规划,确定发展目标

   坚持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编制“十一五”规划及其他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规划,科学研究和制定符合实际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2005年,在省发改委的指导下,由市发改委与四川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联合制定了《广安市发展循环经济“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重点规划了广安电厂烟气脱硫及盐卤综合运用工程、新型化工产业工程、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建材循环产业工程、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和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等六大工程;提出了通过渐进式的发展循环经济,将新型能源、化工和建材等资源循环产业打造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将广安建成全省重要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新型化工循环型产业基地和西南地区重要的新型建材基地和绿色农业基地,由传统的农业大市转变为以循环工业为主的循环经济大市。

    (二)坚持资源开发与综合运用,发展以能源、化工、建材等为主导的循环型工业

1打造煤电建材循环产业链。2002年开始,广安提出“工业强市”战略,并以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经济结构性调整和产业升级。广安是全省五个重点产煤市之一,水泥等建材工业占全市工业总量的三分之一,尤其是煤炭开采与火电开发及建材原料的利用,初步构建了煤电建产业链。近4年来,全市技改项目累计投入11亿元,新建20个骨干矿井,投资达13.8亿元,生产规模提升300万吨,煤电建产业链初步形成。在此基础上,充分依托华蓥山资源,打造煤电建材循环产业链。即:以广能集团等大型煤矿为中心,利用煤炭企业选煤产生的煤矸石以及煤炭开采过程中的一些劣质煤,建立煤矸石发电厂,实现煤——电循环。水泥企业利用煤矸石电厂提供的电力和产生的粉煤灰生产水泥;一些建材企业利用发电厂产生的石膏生产石膏建材,实现电力——建材产业的循环。

    全省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的华蓥山广能集团近年来对“大量生产、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进行了改革,投资近千万元,在所属绿水洞、李子垭煤矿兴建了两个规模较大的煤矸石电厂,每年利用煤矸石和洗选厂的尾矸石等废料10余万吨发电1.2亿千瓦时以上,对两座矸石电厂的4台锅炉进行了节能降耗技改,燃烧效率较原来提高了15%以上,并在烟气系统中采用加石灰湿法脱硫除尘工艺,脱硫效率达85%,除尘效率达95%。针对煤矸石电厂产生的粉煤灰和矿井开采中产生的大量石灰石,建起了拥有两条干法悬窑生产线的特种水泥厂,年产水泥30万吨。不但解决了二次污染,也形成了“煤炭开采、洗选加工、煤矸石和劣质煤发电、煤矸石和粉煤灰烧水泥及煤层气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此外,岳池罗渡火电厂、邻水鑫光发电公司等企业也充分利用煤矸石及劣质煤发电,背脊岭矸砖厂利用煤矸石产砖,利万步森水泥厂、华威建材有限公司等全省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均充分利用煤矸石电厂提供的电力和产生的粉煤灰生产水泥等建材,初步实现了煤—电—建材的综合运用和循环发展。

    2.发展盐卤天然气化工循环产业链。在整合能源、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将循环经济的又一重点放在大力发展新型化工产业上。我市拥有丰富的盐卤资源,同时已初步探明天然气储量约1000亿立方米左右。充分发展城市中心区域及其周围扩展区,以广安电厂氯碱法烟气脱硫和粉煤灰综合利用为切入点,依托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和盐卤资源,建设盐卤天然气化工循环产业区,进行电力生产、资源开发和化工产品生产。目前,正着力将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盐卤化工和天然气化工相结合的新型化工产业共生型生态工业园区,实现园区物质和能量的多重循环。

     3、大力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和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切实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组织了3批近100人参加清洁生产培训,部分企业积极准备申报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以推行企业清洁生产为抓手,加强工业集中区的环境保护,实现污染物的集中治理。在食品、竹木、建材、化工等行业推广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标的清洁生产审核,促进工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转变。突出抓好电力、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节能,推广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收到了明显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三)实施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工程,发展循环型农业

    1.大力推行“果-草—畜—沼”模式,促进农村生态良性循环。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方面,我市重点抓了“果—草—畜—沼”模式的推行,充分利用农副产物,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目前,全市总农户104万户,适宜沼气化农户近70万户,现有农村户用沼气11.3万户, 占适宜沼气化农户的16%今年,省上下达全市农村沼气建设任务2万口,截止6月底,全市已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9730口。农村沼气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猪—沼—果(粮、菜、茶等)”的循环经济模式的顺利推进,加速了畜牧业、优质粮油、蔬菜、柑橘等农业主导产业的健康发展。统计显示,全市现有沼气池每年可为农户增收1.6亿元。同时,通过全面推行沼肥种粮(果、菜等)、沼液杀虫、沼渣种菇、沼气储粮、沼气保鲜等沼气综合利用和推广“果—草—畜—沼”模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能源矛盾,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生态环境。

    2、推广秸秆多次利用,发展白色农业链条。我市农作物产量较大,粮食总产量达182万吨,年拥有可收集秸秆数量208万吨以上,人均占有量近0.5吨。着眼于秸秆的开发和完全循环利用,在全市特别是国家级产粮大县的岳池、武胜等地实行了秸秆转化利用等项目,重点规划了岳池县秸秆转化利用、岳池秸秆发电、武胜县秸秆改性纤维资源化利用等项目。通过“秸秆—畜(菌)—沼—肥”、“秸秆—菌—沼—肥”等循环利用,满足了农村能源需求,提供了优质有机无公害肥料。

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依托优势,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生态农业,在农业生产领域鼓励和支持发展绿色产业和无公害产品,建基地树品牌,同时加快建设循环农业带、农业-建材产业带、生态农业深度加工区、生物能源产业区,建设生态农业基地,取得了初步成效。

(四)注重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生态效益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切实加强对工业污染的治理力度,有关工业环保方面的投入达3亿元以上。武胜安泰丝业公司污水治理项目等获得省技改资金支持。成功整治了一批工业重点污染企业,实现了达标排放。坚决依法关停取缔“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累计关闭小煤窑484户、土焦窑461口、小钢铁、小造纸厂等五小企业30多户。大力开展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认证,20多户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其中达到国家认定标准并已通过认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5户。全市工业固体废物年处置量约120万吨,处置率为65%左右,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和处置率达到了95%左右。同时,积极开展争创环保模范城市活动,大力整治城区餐饮业燃煤,城区全面实施了“煤改气”。市内出租车全部实行了油改气。抓好社区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作,推动了生态环境建设。

   (五)以试点工程建设为依托,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

创建各具特色的循环型区域、园区与企业,探索循环经济发展路子。特别注重把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作为综合解决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按照“项目进园区,工业成产业链,社会循环作支撑”的基本框架,将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主要工业园区建成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以生产附加值高、能使资源循环利用和有市场前景的项目为主,通过园区建设和相关产品投产,实现资源综合开发和对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在试点工作中,广安区、岳池县、广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广能集团公司、岳池九龙公司等8户企业,华蓥市工业集中区、岳池农业生态示范园区分别被列为全省发展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和园区。

二、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障碍及原因分析

    从总体来讲,广安发展循环经济具有较好的基础和优势。一是有丰富的矿藏、农副产品和旅游资源。二是已经形成工业以能源、建材为主导,农业以种植业和家禽饲养业为支柱的产业相对集中的经济体系。三是拥有广安农业科技园区、四川省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相关产业在园区的聚集。四是有明显的地理区位优势和独特的社会资源优势。这些都对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优势条件和基础。但是,由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技术创新能力缺乏、经济增长方式未从根本上转变等诸多因素,制约和影响了广安循环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是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牵制了资源循环利用项目的建设。我市经济总量小,经济增长点少,虽然已形成能源、建材等经济发展的传统优势产业,但从发展趋势看,缺乏增长的潜力和对市场的有效扩张。由于经济基础的相对薄弱,受自身资金的制约,加之一些循环经济项目投资大、见效慢、周期长,引进业主困难,牵制了发展资源循环利用的重大项目建设。如已通过省上立项批准的华蓥9.5万吨竹浆生产项目由于资金问题一直无法开工建设。

    二是经济增长方式未从根本上转变,制约了经济增长和效益的提高。我市的经济发展在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矿产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的,加大了资源环境的约束矛盾,延缓了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农业方面,仍然是粗放式经营,人多地少,面临土地资源减少等因素的制约。工业方面,经济增长的集约化程度不高,资源的有限性与高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剧了资源紧张,制约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三是现有产业关联度差,资源循环链的缺失环节较多。能源、建材等多个主要产业内部经济运行中资源循环链不完善,封闭式的循环链条还没有完全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缺失环节较多。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不够,循环模式比较简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不完善,对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程度不高。产业之间的关联性差,有的产业只有上游的原材料加工,有的只有下游的生产,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链和产业平台。

    四是技术含量不高,创新能力相对缺乏。发展循环经济面临关键技术、重大装备、新的工艺流程、产品深度开发和再利用,以及相关产业链接技术等支持广安科技人才基础相对薄弱,人才观念、创新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相适应,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差,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制约较大。

    五是资源回收利用组织化程度低,形式比较粗放。再生资源回收存在着组织化程度低,形式粗放,市场化水平低,回收利用率低等问题。以市供销社下属再生资源回收公司为例,该公司虽然在广安有10余个网点,但由于自身没有回收——循环再生利用的产业链,只能靠送成都等地的厂家回收利用,加之各个环节浪费较多,导致资源得不到充分再生利用。而且各自为阵,回收量小,技术、人才、资金缺乏,形成不了统一的市场,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相对薄弱。

六是发展循环经济软环境的制约。循环经济政策体系不健全,没有建立起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持、技术创新、激励约束及评价指标体系。全市及各地循环经济的组织领导工作体系还有待健全,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循环经济的引导扶持力度不够,在投资软环境方面还有许多环节需要改进。区域交通功能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尽完善。目前虽然有畅通的公路、水利和铁路等交通优势条件,但在打造华蓥山煤电建材循环产业链过程中,华蓥山、邻水等地的煤电建材企业布点较多且分散,而山区区域交通功能不尽完善,加之可循环利用的粉煤灰、煤矸石等体积较重,运输成本加大,影响了循环利用周期。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建设循环农业带过程中,同样受到了农村交通等基础设施滞后的制约。

七是循环经济发展实践程度仍处于初级阶段。从总体上讲,广安循环经济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普及面不大,各地、各产业之间的发展程度也不平衡。资源的综合利用仅限于传统工业和部分农业领域,范围较窄,社会大循环远未形成。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不够,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不完善。工业循环型产业和企业不多,高能耗企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循环发展相对滞后。

    三、对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

     广安发展循环经济刚刚起步,解决影响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障碍,一要靠引导,二要靠发展。我们必须站在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加大政府扶持引导力度,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社会参与意识,以发展的思路解决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增强发展循环经济意识。解决影响和制约广安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性问题和障碍,必须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切实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当前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更新观念,统一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上来,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切实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开展工作的主要抓手。要把发展循环经济统一到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上来,将发展循环经济指标纳入对干部的考核,扭转一些地方和行业不惜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GDP增长的错误做法,使经济发展走上健康的良性循环的轨道。 

  (二)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广安正处在“工业强市”发展的加速阶段,资源消费增长不可避免,主导工业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高,资源瓶颈问题将制约经济快速增长。因此,必须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能源方面,要加快对天然气、盐卤资源等新型能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要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建设果—草(菜)—畜—沼”循环农业带等为载体,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链。要大力发展以绿色商贸、绿色物流、资源回收利用为重点的生态服务业。针对资源回收利用市场薄弱的情况,政府应加大引导和规范力度,培育资源回收利用产业的市场基础,促进闲置设备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大力发展以邓小平故里旅游区、华蓥山旅游区为重点,以嘉陵江、渠江旅游区为依托的生态休闲旅游业,促进生态旅游区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政府宏观引导,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应加大政府宏观引导力度,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切实搞好规划,各区县市、各行业、企业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推进计划。加快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尽快研究探索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持、技术创新、激励约束及评价指标体系。加强组织领导和引导力度,进一步健全发展循环经济的领导机构,组建覆盖全市各级机关部门的工作机构和网络体系,建立有效的协调工作机制。充分运用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价格和财税政策, 推动循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四)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建立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加强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以广安市信息咨询中心为龙头,建立和完善市、县两级产业信息服务机构, 为发展循环经济产业提供信息保障。大力培养和引进循环经济建设所需的各类技术人才,建立科学的人员培养和培训体系,为发展循环经济产业提供人才保障。

   (五)加大示范工程建设力度,整体推进循环经济。当前,循环经济刚刚起步,哪一种模式更切合实际,需要积极探索、抓好试点和示范推广。要着眼于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工业园区和部分城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通过试点,提出按循环经济模式规划、建设、改造工业园区以及城市发展的思路,逐步推广适合全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行模式。

  (六)加大宣传力度, 营造循环经济发展氛围。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市上下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通过举办不同层次和范围的培训、讲座,注重学校教育和对企业员工的循环经济培训,结合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等活动,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引导群众支持和参与循环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广安市发展循环经济规划;

2、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见;

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在全国循环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秦毅 录入者:office 点击数:1248 更新时间:2011/11/18 11:30:47【关闭窗口【字体: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版权所有:广安市人大常委会 联系方式:0826-2333101 电子邮箱:gasrdb18@163.com 蜀ICP备11011481号